星期五的地質

Friday geological

首頁 >

地質新知

>

星期五地質

2015-10-30

地震化石系列 – 斷層鏡子

文字:郭力維 (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;liweikuo@ncu.edu.tw

插圖:林佩禎 (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)

“地震!!!”,這句話可能是 ”不知道” 以外,最常在台灣說 (聽) 的一句話。這顯示台灣的地震相當頻繁 (廢話) 外,對地震的認識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 (屁話)。目前,於地震發生之後,地球物理與地震學家藉由演算測站所接收到的震波,可以迅速地獲得地震的相關資訊。但是對於地震時所發生的 (物理化學) 作用,以及伴隨的產物,我們卻仍一無所知。其原因在於,地震多發生在深處 (5-20 公里),而同震 (快速滑移) 產生之作用 (以瞬間高溫、高壓與伴隨之熱液所驅動之物理或化學作用;不平衡作用) 與伴隨的產物,在抬升的過程,會因風化與換質作用 (平衡作用) 而被抹滅掉。因此,要辨識同震作用的產物極具難度,也讓目前已辨識的同震產物 (指示地震之證據) - 地震化石,更顯珍貴。

以色列有個出產石灰岩的採石場,恰好位於走滑斷層上,而其斷層滑動 (摩擦) 面聳立於地表上數公尺。特別的是,此斷層表面光滑無比,儼然像一面鏡子 (斷層鏡子)。Siman-Tov 等人觀察了此滑動面的表面構造,發現 (1) 表面粗糙度大約 20 奈米,遠低於不可反射可見光波長的粗糙度 (100 奈米);(2) 此光滑表面是由奈米等級的方解石顆粒所構成。藉由 (1) 微構造的觀察;(2) 現有 (模擬斷層滑移的) 岩石力學的結果;與 (3) 工業的加工拋模打光過程,作者推測可能是斷層在石灰岩上快速滑移,使方解石於雙晶 (或解理) 中產生機械破壞,進而產生奈米顆粒,並形成奈米顆粒薄層 (斷層鏡子),但此觀察結果對於將斷層鏡子當成快速滑移的辨識物 (地震化石) 仍存疑慮。

源自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南段 Foiana Line 碳酸岩之斷層鏡子 (斷層作用造成之極光滑表面)

這疑慮在兩年後便獲得了解答。作者使用 (1) 三種石灰岩;(2)等速滑動 (0.001-0.63 公尺/秒);與 (3) 變速滑動 (快速變慢速或相反) 等條件,進行岩石力學實驗,試著觀察斷層鏡子的生成與破壞過程。作者發現只有在快速滑移的條件 (大於 0.07 公尺/秒) 才會形成鏡面,而且鏡面的微構造與以色列走滑斷層的斷層鏡面相似。反之,慢速滑移在摩擦面上,以磨蝕作用 (wear erosion) 為主,並產生粉末與裂隙,而無奈米顆粒薄層覆蓋其上。另外,藉由使用熱電耦偵測訊號,作者估計滑動面上快速滑動時,可能溫度最高達 310 度 C,並以此說明,由機械破壞作用產生的奈米顆粒,會因熱壓焊結作用 (hot pressing sintering) 而膠結在一起,變成實驗所觀察到的鏡面。至此,作者提出在淺處形成的石灰岩質斷層鏡子,可以被視為是地震化石 (快速滑移的證據)。

因此,如果在野外看到斷層鏡子,先別急著整理儀容,想想,它在提醒你這裡曾有 (大) 地震發生。

主題資料來源:

Siman-Tov et al. (2013) Nanograins form carbonate fault mirrors. Geology, 41, 703-706. http://geology.gsapubs.org/content/41/6/703.short
Siman-Tov et al. (2015) Fault mirrors along carbonate faults: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during shear experiments, EPSL, 430, 367-376. http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012821X15005579

**歡迎會員投稿,意者請逕行與學會聯絡**
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4.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